baet365冬奥热袭来,冰雪运动培训业被视为是当下的“爆款”行业,但在“盛名”之下,冰场却有“难言之隐”。
如果早年间你问“冰爸冰妈”们主要的烦恼是什么,答案中“冰场太少太小”占据比例一定不低,但现在这一回答的比例正逐渐下降。“我从2013年开始参与冰场的运营,当时北京只有8家冰场左右,市场很小,市民参与度不高,只有一小部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对孩子出国有一些规划的家长才会让孩子来学习花滑或者冰球。”梁希磊回忆道,“尽管近年来学习滑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,但新冰场的增长速度也很快,均摊到每家冰场的新增顾客数量其实并不夸张。”
据《2018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》白皮书,从2017年年底至2018年6月中国冰场数量增幅达9.28%baet365。以梁希磊所在的北京为例,目前北京冰场数量已突破50家,而据2016年3月北京市出台的《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(20162022年)》及七项配套规划,到2022年每个区县都要新建一座不小于1800平方米的国际标准室内冰场。据《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(2016-2022年)》,到2022年,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,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baet365。
冰场数量的迅速增长不可避免带来对优秀教练资源的哄抢。过去,由于中国冰雪产业基础薄弱,冰雪运动社会参与度长期不足,因此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数量都相对较少。但以前尚且能自给自足的教练员数量在冬奥引爆市场热潮后成了“沧海一粟”,好教练更是“香饽饽”。“一般来说教练的薪资分为三部分,五险一金、基本工资和提成,前两者基本固定,提成则起伏较大,业绩较好的教练第三部分的工资能比前两部分工资的3倍还高。”梁希磊介绍。
人才的稀缺与培养不易不仅导致优秀教练会被人挖墙脚,优秀运动员甚至管理人员也同样会被挖走,甚至会引发恶性竞争,而冰场通常对此束手无策。“一个优秀教练的出走甚至会带走一批已经练习许久的学员,但对企业而言这也没有办法,因为都是自主选择的。无论留下来继续学习,还是选择其它地方,我们没有权力左右学员想法。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只要你在我这里学习,我们提供的师资、配套的服务、还有相关帮助,把我们能做的做得更好。”梁希磊说。
“冰场数量的增加肯定是好事,但这个行业的人才培养能否跟得上,是一个问题,因为冰场都是靠人来运营和管理,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,也需要整个冰场行业用心加上耐心。”张远表示。
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同样是目前冰场及俱乐部的一大难题,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放开了对运动员注册的限制,但要想培养出有代表性的运动员仍有许多障碍。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冰场来练习滑冰,也能承担训练费用,但大部分家长都不舍得孩子放弃学业去走专业运动员之路,家长都是放学送孩子来冰场的,写完作业再上训练课早已成为孩子们的习惯。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,家长和孩子基本都选择了学业而放弃了训练,这对冰场或者俱乐部的培养计划而言是极大的挑战。
“其实我们八、九岁以下的孩子练习花滑的人数不少。一个城市举办的针对俱乐部苗子的达级测试,有400多个孩子报名,有些城市每年还不止举办一次这样的测试。但很多俱乐部的好苗子最终没有上升到专业队或是国家队层面。现在孩子们练到八九岁时学业就开始加重,导致他们上冰的时间严重缩短baet365,很多孩子没有继续练下去,到14岁左右就断档了。”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总教练赵宏博在2018年全国花滑冠军赛上说。
冰场遍地开花,但对于连锁冰场而言,开一家分店并非易事。“教练大多是北方人,去到南方省市的意愿并不高,而且不同省市的环境其实也有差异。”梁希磊以海口分店为例,“在海口,因为日照的紫外线强度,导致所有用人单位在每天中午都有固定的两个小时休息时间,即使是在室内冰场也这样,那么在全国其它地方就不会出现,这只是不同地域之间差异的一个小体现。但外界看不到的,可能就是这些地域性的问题。”
冬奥的热风正席卷着华夏大地,一座又一座的冰场落成,一批又一批的家长前赴后继地带着孩子走上冰场。青少年冰上培训,一座封在坚冰下的金矿,看似近在眼前,但要挖到也不容易。(彭晓烯)